2013-02-03

自由貿易擠壓農業 農民凱道吶喊糧食自主【轉載】

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
開放美牛進口總統馬英九承諾牛豬分離隨著美國農業談判代表訪台,而有瓦解的跡象;830項農產品開放與否,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沒有說開放也沒有說不開放。在自由貿易名下,台灣農業不斷犧牲;而圈地事件也未曾稍減。昨(3日)由捍衛農鄉聯盟、台灣農村陣線及國際農民運動組織「農民之路」(La Via Campesina)在凱道辦論壇、說分明,保護農地才能解救糧食危機。
爭糧食自主,反圈地搶水,農民凱道辦論壇。
4年前,大埔怪手鏟田的畫面,讓全台激動沸騰,台灣農村陣線與農民號召民眾上凱道,是台灣社會第一次正視有計畫有規模圈地的殺傷力,時任行政院長的吳敦義雖同意解決,之後透過行政院新聞稿以及內政部新聞稿表示,大埔問題已解決。事實上,大埔仍有幾戶並未如所承諾處理,圈地圖利的事件仍是進行式,吳敦義也榮登副總統寶座。

看不到未來

自由貿易之下,只有財力雄厚的財團全部拿走,不只是農民,而是人民全盤皆輸。
相同的臉孔、相同的訴求,農地預定被徵收的農民,一邊勞碌於生產,還要上街頭抗爭要求土地主權。「我看不到未來」灣寶自救會靈魂人物洪箱表示,政府拿人民的錢應該努力做事,如今卻是拿人民的錢侮辱人民,台灣貴為民主社會,卻不是以民主的方式來對待人民,對於政府作為感到憤慨。
「我看不到前途在哪裡。農民把土地賣掉,我們的下一代要吃什麼?政府應該要照顧人民,但是從土地徵收、都市更新計畫,都只是看到政府向財團靠攏。因為土地徵收都遇到很大的壓力」洪箱表示,政府硬是要人民的土地,人民的前途在哪裡?
「我們只會種田,要我們把土地賣掉,我們甚麼都不會做,以後只會成為社會問題,但是我期待我們社會就是有很多不同的人,有多元化的價值,大家共同愛這塊土地,」洪箱說,這個社會本來就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和責任。
「我先生為了土地徵收的事情困擾很久,十幾年前如此,現在仍然如此;我了解何以土地徵收對農民是如此痛苦,我不知道政府到底在想甚麼,要讓人民走死路」洪箱說,大家都是吃台灣米長大的,希望大家都愛台灣這塊土地。
甫因肺栓塞過往的陳木村,也是洪箱之夫、多年的精神夥伴,抗爭之初曾抑鬱成疾,回想這段過程令洪箱淚漣漣,多年來攜手共進,如今雖抗爭成功,張木村先生卻已過往,回首灣寶多年抗爭歷史,洪箱倍感心酸。

自由貿易的棋子

農民之路(La Via Campesina)東亞-東南亞區域主席Henry Saragih。








新自由主義主導下的自由貿易,各國都已分配好角色,例如越南、泰國負責生產稻米、印尼、馬來西亞負責油棕出口,台灣則負責電子產業出口,因此不斷犧牲農地開發工業區。農民之路(La Via Campesina)東亞-東南亞區域主席Henry Saragih表示,台灣農民與其他國家的農民一樣面對著與過去截然不同、新的問題,新自由主義下全球化的力量,已經在全世界造成許多的問題,包括糧食危機、糧食主權的喪失,全世界風起雲湧圈地的運動,也造成全世界飢餓、貧窮的人口不斷的增加。
Henry Saragih表示,新自由主義強調讓世界各國彼此競爭的自由貿易,以自由貿易為名,台灣仰賴進口便宜的糧食;糧食跨國進口迫使一些國家成為糧食出口國,如印尼、馬來西亞必須向全球出口油棕,越南、泰國則為稻米,這造成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越南的熱帶雨林、農地成為糧食種植基地,而這些利益並不是由當地的農民所得,而是跨國財團誰分享。
跨國貿易的結果就是讓財團湧向國外圈地生產糧食,再出口回到自己的國家,例如韓國就到非洲,特別是馬達加斯加圈了十萬公頃的土地,非洲當地農民沒有土地也沒有利益可言。自由貿易使得糧食交易控制在跨國財團手中,造成土地掠奪、食物缺乏、氣候變遷以及飢餓的發生,飢餓人口幾年間從8.5億人上升到10億人。
「當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時,才有糧食自主權,也可解救地球上持續發生的糧食危機」Henry Saragih說,所以台灣的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耕作不只是對農民好,也解救了地球上持續惡化的糧食問題。也說明何以農民之路到台灣來,他們代表全球會員支持台灣小農持續耕作對抗氣候變遷,維護糧食安全。

要吃什麼自己決定

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表示,自由貿易不但影響農業,也影響了全台人民,特別是外食人口、學校吃營養午餐的幼兒稚子。他說,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,意味著台灣已將自己的餐桌和冰箱放在別人家,現在還要對美開放含瘦肉精的豬肉,要對中國開放830項農產品。他呼籲民眾不要把冰箱、餐桌放在別人家,奪回糧食自主權,以國際層次而言,反對自由貿易帶來的糧食危機;就國家層次而言,則是要推動適地適作、地產地銷。

停止圈地搶水 反貿易自由化

今年農民之路的東亞與東南亞區域會議在台灣舉行,各國農民代表經過一周時間參訪台灣農村,了解台灣農民面對的處境,認為台灣政府在石油危機與極端氣候的挑戰下,不但不重視糧食主權,政策向財團傾斜,讓圈地搶水持續上演,嚴重毀壞農業生產環境。貿易自由化政策更犧牲本地農業與農民,破壞在地生計與民生。為此,農民之路特別發佈國際聲援信,要求台灣政府要重視糧食主權與在地農業,穩定民生經濟並保障環境永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