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05年起在某企業所屬基金會的贊助下,結合綠巴克幾個有生態環保理念的民間能源與環境教育團體,開始共同執行推動有關住家、辦公室和學校生活節能的實際案例:「住屋節能改善實作」計畫及「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」計畫,這些案例的實作經驗和展現的成效意義,已作成節能教育教材,推廣給更多學校來參與節能改善行動的重要參考依據。
「住屋節能改善實作」計畫,透過與住戶共同打造的住屋節能實作經驗,逐步發展出適合台灣環境的舊有建築節能改善方案。範圍涵括硬體改善以及房屋使用者的想法或行為改變,打破專家領導常例,嚴格要求住戶參與並自提改善企劃書 ,而且為實際改善後的情形持續進行監測紀錄。
「住屋節能改善實作」計畫包括有台北市野鳥學會會館等建物參與節能改善行動,台北野鳥學會在設備改善之後,持續監測紀錄環境與能源資料,還力行辦公室節能管理規則,達到每個月都能有比前年同期省電19~38%,年平均24%的節能積效。另一個住屋案例的成員在上完節能改善實務工作坊的課程,屋內還未進行改善工程,就先著手改變用電習慣,家中用電量很顯著的節省了30%。住屋節能成效與否的關鍵,可以說是不只在設備或工程的改善,還要加上住屋成員生活習慣或行為改變的決心與努力。
「住屋節能改善實作」計畫包括有台北市野鳥學會會館等建物參與節能改善行動,台北野鳥學會在設備改善之後,持續監測紀錄環境與能源資料,還力行辦公室節能管理規則,達到每個月都能有比前年同期省電19~38%,年平均24%的節能積效。另一個住屋案例的成員在上完節能改善實務工作坊的課程,屋內還未進行改善工程,就先著手改變用電習慣,家中用電量很顯著的節省了30%。住屋節能成效與否的關鍵,可以說是不只在設備或工程的改善,還要加上住屋成員生活習慣或行為改變的決心與努力。
傳統節能工法都著重在空調冷氣系統、隔熱改善工程,建物設備大規模更換或重新裝修改建,其經費成本動輒百萬起跳。而我們推廣的生活節能改善手法,則是強調以低成本改善去達到最佳的能源節約效益為原則,節能方式可以是有部份硬體改善搭配軟體的能源管理制度,也可以是使用者的想法、行為或生活習慣。低成本節能措施,不但可以提高建築物所有者主動參與節能計畫的意願,跨出節能行動的第一步,也算是真正有效的節約能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